稻壳粉是稻壳粉碎而成,而稻壳主要是由一些粗燥的厚壁细胞组成而成,含大量的粗纤维、木质素、二氧化硅、碳等。而脂肪、蛋白质、油脂的含量较低。由于稻壳所含营养物质很较少且易受农药残留污染,因此不宜直接用于饲料。需经过加工处理使纤维软化或酵解,才可用于制作粗饲料及载体添加剂。
稻壳粉是稻谷制米过程中,去除米糠和大米后的部分。主要物质是稻谷外面一层保护外壳及生产过程中残留的碎屑及少量米粉。一般稻谷加工出来的稻壳工艺不同一般被分为砻糠、混合糠和统糠等。稻壳粉是不错的畜禽饲料,稻壳粉的营养高于花生壳粉。而稻壳的主要成分为粗纤维高有机质和含碳量较高,可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或用于培植食用菌,也可作与燃料用于烧锅炉提供供暖供电服务,因稻壳粉吸水性能好,有机质高所以可作为生物有机肥用来发酵。
稻壳粉是如何发酵的?
1、准备物料 稻壳粉500kg,尿素2kg,米糠5kg。
2、调整水分 测定稻壳含水量,然后以发酵所需含水量60%为基准,每吨物料加500kg水浸泡后,堆积放置24小时以上。
3、氨化处理:堆积放置24小时后,稻壳含水量达60~65%时,再把2kg尿素兑25kg水,制成尿素水,均匀地洒在稻壳堆上。
4、拌料加菌“氨化”处理完毕后,经过12小时,将1kg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助剂混拌在5kg米糠中,予以“稀释”,再均匀地撒在稻壳上正式堆积,其堆积高度不超过2m,占地面积也不超过50m2为好。 5、加盖翻倒 堆积完毕后立即盖上覆盖物,做到保温、保湿。注意:稻壳发酵,一定要把好“保温”、“保湿”、“通气”三道关,一般在20~25天可完成发酵,发酵累计温度为1000~1200℃。开始发酵第一周的关键技术是温度控制与管理,特别是提温和保湿最为重要。当发酵温度达到65~70℃,并持续36小时后,可进行第一次翻堆,此后,直到发酵全部完成,这段时间的管理“核心”是在“保温”的前提下做好“通气”、“保湿”管理。 除上述尿素氨化预处理外,还可用200kg家畜粪尿兑入一定量的水中,并与一吨稻壳均匀混拌堆积,其他操作同上。这是一种替代办法。
稻壳的主要物质因产地品种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其含水量为12%左右,含碳38%,含氮0.48%,有机质95%,含磷0.32%,含钾0.27%,稻壳与稻草的含量组成情况大致相似,但稻壳的硅酸含量比稻草要高得多。稻壳的碳氮比高达75.6%,是难于发酵的有机物料之一,其发酵难度很高,一般发酵助剂很难将其“制服”。 因此,稻壳发酵应先采用尿素“氨化”处理,或用家畜粪尿混用进行氨化处理,才能获得较理想的发酵效应。
希望小编对稻壳粉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新闻资讯!如果那些方面不明白,您可以咨询我们,我们会有专业人员为你解答的。